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风采 > 正文
检察风采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努力打造“童心圆”未检优质品牌

时间:2024-10-10 来源:未检办  作者:王华兴 点击数:

白银区检察院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全面综合履行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以检察履职促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努力打造“童心圆”未检品牌2021年被团中央、最高检等12部委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荣誉;2022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白银青年五四奖章”荣誉;2023年《网吧侵害未成年人民事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检及全国“五大政法院校”公益诉讼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优秀案例;2023年白银区检察院未检“两案例一论文”入选《全省检察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方案》未检“全国影响力篇”;2024年白银区检察院未检《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案例及实证研究报告入选《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发展报告》“案例篇”;2024年白银区检察院“童心圆”未检被评为“全省未检优质品牌”。


一、全面深化检察融合履职,加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

探索“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延伸履职和未检“一体化”综合履职相融合的实践创新之路,从案件办理中发现问题,建立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机制。探索办理全省首例被性侵未成年人单独提起民事支持起诉案,开创了未成年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先例,形成类案办理的“两办法一标准”机制。通过未检综合履职和民事支持起诉,为遭受侵害的43名被害未成年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18万余元。探索大数据法律监督并成功实践,办理了全省首例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民事公益诉讼起诉案。

二、延伸检察综合保护触角,助推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化。一是健全完善检校合作和法治副校长长效机制,检察官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法治宣讲,遴选案例、编辑印发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强制报告制度”等普法宣传手册,全面覆盖辖区学校。二是持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倡导支持专业人员、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保护。聘请2名心理疏导专家、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聘请5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者,以检察综合履职助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工作者常态化参与未成人案件办理和罪错未成年人矫正;教育指导专家通过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听证等形式,指导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三、做实源头治理,织紧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全力监督重点场所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办理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履职案件48件,全方位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紧盯教育、医疗系统,督导调研学校、医院、卫生院等单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向教育、卫健等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问题整改和乱象治理。先后对辖区宾馆、酒吧、网吧、KTV等场所违法接待、留宿未成年人问题进行走访调研,网约房内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为切入点坚持标本兼治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向政法委专题汇报“辖区网约房监管问题”,并受政法委委托起草并报政府审议《网约房监督管理办法

四、确立数字检察理念,探索数字赋能未检理论研究。

“网吧网咖违法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消费类案检察监督模型”入选“最高检数字检察模型库”并在全国推广应用,该案例被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评为全国典型案例;结合案件办理进行实证研究,撰写的《双向发力整治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在《检察日报》“未来周刊”实务版头条刊发;《性侵未成年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践探索》在《中国检察官》刊发;《从四方面加强“网约房”监管》在《检察日报》“未来周刊”实务版头条刊发;《“网约房”内发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之成因分析》在《最高检地方信息摘编》刊发;《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沉迷网吧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入选“全国政法机关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论文;《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案例及实证研究报告入选《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发展报告》,并在“案例篇”刊载。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