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往往就有少数人酒后心存侥幸,冒险上路。想铤而走险的人,千万别犯糊涂,对于酒驾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近年来,危险驾驶罪的发案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犯罪,为了进一步规范司法标准,严格规范、依法办理刑事案件,202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意见》中按照“醉酒程度+情节”模式,确定了新的刑事立案标准,同时又对法院适用缓刑条件作出较为严格的规定,酒精含量超过180mg/100ml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检察官警示:
酒后驾车法律成本:
1次饮酒后驾车=暂扣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罚款1000元至2000元;
2次饮酒后驾车=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罚款1000元至2000元+拘留10日以下;
醉酒驾车=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车=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罚款5000元+拘留15日以下+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车=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
饮酒、醉酒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喝酒对驾车的影响:
1.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2.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3.视觉障碍。饮酒后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辨色力下降,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饮酒后视野还会大大减小,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4.易疲劳。饮酒后易疲倦,表现为驾车行驶不规律,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行为。